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天下什么买卖最赚钱?许多人第一反应是海贸,亦或是倒卖海外奇珍异宝,然而实际上这个问题很简单,那就是做食盐买卖。
盐有集中来源,井盐、池盐、海盐,而根据各地距离盐产地的远近、交通便利情况不同,盐的售价也不同,不过不管是哪一种盐,贩盐的获利肯定不少。
所以广州的盐场整顿之后,又开始大规模推广晒盐法,可想而知随着海盐产量的提高,会带来源源不断的盐利,不过问题在于这个盐利的最大受益者是谁。
番禹,官署内宇文温正与行军元帅长史崔达拏详谈,今日他不是来找对方吵架,而是诚心诚意来请教问题,不为别的,就是为了预判未来盐政走向。
盐铁专营,又称盐铁官营,是一个为人熟知的名词,但实际上古代跨度那么长,并不是每个朝代都采用盐铁专营政策,而一个正常的朝代时间跨度数十上百年,不同时期的盐政也不同。
宇文温打起了盐业的主意,也知道目前周国实行何种盐政,但他对盐政未来的发展不太有底,于是不耻下问,向崔达拏请教起来。
不耻下问,这个成语的语境有限制,也就是说提问的人身份要比被提问的人高,所以日常生活里,一个学生敢把他向先生请教问题的行为说成是“不耻下问”,那将会惹来众人耻笑。
宇文温贵为郡王,又是上级,向崔达拏提问,用“不耻下问”算是合理,但毕竟有居高临下的意味,所以他当面是不会如此说的。
“大王,朝廷当年平定东夏后,盐政大致是官督民办,这一点大王是知道的,朝廷设有掌盐掌四盐之政令,那么大王可知何为四盐?”
“寡人知道,一为海盐,煮海以成之;二为监盐,引池水以化之;三为形盐,物地以出之;四为饴盐,于西戎以取之。”
“大王说得是,而朝廷当时的盐政,凡监盐形盐,每地为之禁,百姓取之,皆收盐税。”
崔达拏当年为齐臣,所以说到周国平齐时,用“东夏”这一地理名词替代了“齐国”,他所述周国平齐后的盐政,是对河东解池出产的监盐(池盐)、蜀地出产的形盐(井盐)进行官营,民间力量不得参与。
而对于需要从西域收购的饴盐(岩盐),还有沿海地区的散盐(海盐),是允许民营的,尤其海盐,有官督民办性质,除了官府的盐场,也允许百姓煮盐制盐,然后适量收税。
但宇文温想知道的不光是这些,所以崔达拏介绍起当年齐国的盐政,一来他当年作为齐臣,自然知道齐国的盐政情况,二来是因为他的父亲崔暹,参与过齐国盐政的定策。
当年魏分东西,一番大战之后西魏控制了河东解池,也就是控制了池盐的来源,不过对于东魏来说,因为国土东面有漫长的海岸线,有了充足的海盐来源,所以无所谓。
盐是必需品,而盐铁官营古来有之,如果国家对食盐的制作、贩卖销售全程控制也就是专营,所得利润可以补充国库开支,所以东魏以及后来的齐国,总体而言是对盐进行官营(专营)。
不过在东魏初期,盐业官营的同时也存在着民营,到了武定年间,崔暹奏请对海、沂盐业也由官府经营,另一名大臣崔昂表示反对。
崔昂认为,盐场煮盐要用大量的盐灶,官府虽然可以征调人力煮盐,但总不如民间自发煮盐的人力广,所以不如继续允许盐业民营。
一来能够保证海盐产量,二来官府只需要计灶收税,同样也能获得不菲的收入,算是皆大欢喜。
当时的朝廷采纳了崔昂的意见,只对民营盐业进行征税而不是禁止,所以东魏(齐国)的盐业是官营、民营共存,但盐业官营也确实为当时的国库提供了充沛的财源。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魏(周国),对河东解盐以及蜀地井盐实行官营专卖,原因很简单,西魏(周国)国力比不上东魏(齐国),国库收入紧张,只能想办法扩充财源。
不但盐业官营专卖,连赋税都比东魏(齐国)重差不多一倍,这就是国力对比明显处于劣势的西魏(周国)无可奈何的选择。
至于为何是国力处于下风的周国笑到最后,那是政治、军事问题,不是经济问题,周国一统北方后,国力大增,自然就放宽了盐政。
开池禁允许民营,但要在官府的监督下经营盐业,是为官督民营,而对于故齐境内的海盐盐场,采取更加宽松的政策。
后来周隋两国对峙,为了填补巨大的开支,邺城朝廷对于海盐虽然允许民营,却增加课税作为财源。
而南朝的盐政,自宋以来都是沿袭魏晋旧制,对盐业主要实行官营,但也允许盐业民营,加以课税补充国用,简而言之,自魏晋以来,天下盐业大多官营为主,其间政策出现反复调整。
盐业官营,即源自当初有名的“盐铁官营”或“盐铁专卖”,这种制度相传源于春秋,齐国名相管仲提出“官山海”,垄断盐、铁的生产销售,为齐国富国强兵创造了巨大财源。
到了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实行类似的政策,增加国库收入;汉时,攻伐匈奴导致开支大增,为筹措军饷,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
不过到了汉昭帝时,实行修生养息政策,大臣们正式讨论“盐铁官营”的政策该如何调整,是为著名的“盐铁会议”,从那以后,朝廷对盐铁的控制渐渐放松。
自魏晋以来,历代朝廷对于盐铁的经营政策多有调整,以盐业来说,朝廷开支巨大急需用钱时,会收紧盐禁,若财政盈余,则会放宽政策。
当年崔达拏的父亲崔暹支持加强盐业官营,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而反对者的观点之中,最重要的看法是盐业官营弊病丛生,而且朝廷“不能与民争利”。
“与民争利?寡人的看法,这‘民’可不是谁都有资格做的吧?”
面对宇文温的发问,崔达拏没有回答,他觉得没必要为这种显而易见的事情起争执,实际上世家大族和权贵们,不会放过盐业经营,无他,利润丰厚。
“大王方才所问,朝廷未来的盐政会如何,下官以为,待得天下一统,朝廷恐怕会完全解除盐禁,甚至连盐税都不会收了,是为让利于民。”
天下一统,税源充足,当权者没必要为了区区盐税,弄得个“与民争利”的恶名,毕竟权贵和各地豪强们也要“利益均沾”。
所以宇文温之前的判断即是如此:周国平陈之后,盐业迟早要放开,盐税会调低甚至取消。
不过能从丞相身边亲信崔达拏那里听到同样看法,他心里还是颇为兴奋的,对方消息灵通,对一些政策的预判很有优势,没必要为这种事情骗他。
所以,宇文温今日的“不耻下问”,总算是圆满结束。
看着宇文温离去的背影,崔达拏摇了摇头,对方想靠广州盐场发财,他已经看出来了,这倒没什么,不过...
宇文家恐怕没几年好蹦跶,你还折腾个什么劲呢?
死神里的炼金术师 邪王妖妃:全能炼丹师 毒妇重生记(作者:粟米壳) 影后的神明大人[娱乐圈] 正是情浓时 异界的爆肝生活 染指爵爷之妻太神秘 兴尸动众 小青梅 前辈你不要脸 帝少的心尖哑妻 影后的凶萌反扑 顶级强少 我等你看见我 朕怀了皇后的包子 大烙王朝之白发贤后 总裁,惹爱成婚 我的呆萌室友 重生之学霸生涯 重生成咸鱼影后[娱乐圈]
林青禾穿进了小说里成为书中一个炮灰女配,小说背景架空了要吃没吃,要穿没穿的六零年代,虽然物资匮乏生活单调,但这并不是她所担忧的,因为她有一个不大的随身空间,里边塞满了物资,暂保衣食无忧。她担忧的是,要是她记得不错,她的三个便宜儿子未来会成为大反派,跟他们那个正直高冷的爹最终都落得一个不得善终的下场。林青禾看着眼下老...
关于逍遥山村悠闲乡村,鸟兽作伴。大青山下的瑰丽风光,大学生意外获得河神传承。捉鱼摸虾斗村霸,采药治病惩庸医,看乡村小伙如何智斗各方恶人!...
叶太纵横诸天,只有三条宗旨。1打的过就打。2打不过就跑。3跑不过就投降。在一个个位面中穿梭,霸凌忽悠诸天。...
谢虞欢这辈子做的最疯狂的一件事就是在自己还是皇贵妃时在亲妹妹的洞房夜里睡了新郎。新帝登基,怀中抱着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她将是朕唯一的子嗣。群臣惶恐,皇上,万万不可啊。而孩子的生母却无人知晓。后来,帝王身边多了一个女子,传闻那女子疯癫无常。她在声色犬马的乱世步步为营,从少年将军到两朝为后。她的一生,堪称传奇小剧场月黑风高夜,正是撩人时。某女伸着纤纤玉指轻轻划过某帝的前襟,媚眼如丝,吐气如兰,皇上,臣妾不比奏折好看?某帝正襟危坐,凤眸微眯,怀孕了也不老实?夫君~某帝抱住某女往龙榻走去,今晚你上,我下。如果您喜欢丞相大人不好撩,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一生守护。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强悍灵魂,是让人闻风丧胆的佣兵女魔头,是最年轻的指挥官,是神是魔,亦正亦邪。许是前世活得太肆意妄为,所以老天罚她穿到了花名在外的西华国六公主身上,为了一个男人远嫁东昌。大婚前清白被毁,大婚当日被夫君羞辱与画像拜堂,被嬷嬷逼着验身。面对欺负,邪魅一笑,利剑劈画像,掌掴严嬷嬷,不惧恶名。他是手段铁血,杀伐果决的战神皇叔,征战四方,威名赫赫,受世人敬仰。初见没想到东昌国的战神皇叔是这般仙姿绝色,早知我便嫁你了,本宫还未踏进这端王府的门,是否可以反悔?公主应唤我一声皇叔。若我不愿呢?世人嫌她,厌她,笑她,只有他对她宠爱有加,信任始终。他是她的光和救赎,也是她心中小心翼翼的挚爱。各国风起云涌,权谋算计,既然世人容不下她,她便颠覆了这天下。她率百万大军兵临城下,只为逼婚云薄瑾,你可愿娶我?天下纷乱复杂,因他,她改变了主意。陪他热血征战,拨乱反正,只为百姓士民,安堵乐业。农不易亩,市不回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如果您喜欢女帝逼婚敌国皇叔,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佛道之争,自古有之。 然佛门大兴,道门衰败。 一座破败道观,一位以振兴道门为己任的年轻道士。 无上天尊,这位居士可愿入我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