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43章 立马横枪篇 日蚀苍黄(第1页)

北疆诸府奏章纷纷送到洛阳。

汉北郡太守田豫上奏治理之策;屯田校尉唐放、典农都尉赵戬(jian)禀奏屯田之事;车骑大将军府晋阳行辕主事、护田中郎将赵岐禀奏并州各郡赋税征缴入库以及并州赈济情况,车骑大将军府云中行辕主事朱穆禀奏边郡各要塞戍守情况,奋威将军鲜于辅禀奏最新大漠战况、恳请天子封赏野狼部落首领游骑为大王,等等,天子一一下旨诏准和予以褒奖。

奋威将军鲜于辅另有奏议,提出在北疆实行御史监郡制,设立北疆监御史府,并举荐校尉陈好为北疆监御史。

相国董卓急召御史中丞许靖、治书御史司马防和治书执法(掌弹劾)、殿中侍御史等御史台主要官员到相国府议事。几位御史台官员看完鲜于辅的奏章,几乎是异口同声表示反对。御史监郡制早在孝武皇帝朝就已经废除,如今再立不但和并州刺史的职权产生冲突,而且严重违反律法,尤为让人不能容忍的是,大汉所有御史都直接隶属于御史台,听命于天子,怎么能同时受车骑大将军府节制?那车骑大将军又有谁来监察?

董卓初始还笑脸相问,好言相劝,说北疆情况特殊,可以另行考虑,只要御史监郡制符合大汉律法的宗旨,有利于北疆稳定和发展,未尝不能修改祖制予以重建,但御史台的官员抱着祖制死活不放,董卓渐渐的不耐烦了,脸上的神情也越来越冷峻。

“这事我做主了,我同意在北疆另建监御史。你们立即回去给我拟一个奏章,我明天呈送天子。”董卓挥挥手,不再多说一句话。

御史中臣许靖当时就放下了脸,“自从相国大人主掌国事以来,大汉律法形同虚设,祖宗之制更是被肆意践踏的面目全非。相国大人先是建大司马,后建相国,接着又要改延续了三百多年的官学,大人哪里还在乎一个个小小的监御史?相国大人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吧。”

司马防急忙对许靖使了个颜色,示意他不要激怒了董卓。董卓瞪了许靖一眼,不冷不热地说道:“大人对我有意见?”许靖冷哼一声,低头不语。

董卓看看司马防,问道:“司马大人能说说吗?御史台是因为朝廷有意设立古文经博士一事还是为了北疆监御史一事对本相有这么大的意见?”

===

司马防四十岁左右,身材高大消瘦,一张刚毅方正脸,一双精明而谨慎的眼睛,神态不卑不亢,说话时头稍稍上扬,显得颇有几分傲气。

“大人,北疆建监御史一事,有利有弊。车骑大将军的目的无非是想更好的控制北疆诸府官吏,减少制约,但这无形中也会增加车骑大将军的权势,所以御史台认为,建可以,但也要以十年为期。十年后,车骑大将军还北疆军政于朝廷,这监御史也就一并撤消。”司马防手捻长须,缓缓说道,“关于设立古文经博士一事,我们御史台的确有意见。御史台掌律法,察百官,有些事我们清楚,大人未必清楚,不知道大人可有兴趣听一听……”

董卓笑道:“今古文经学名家辈出,前有班固、陈宗、尹敏、杜抚,后有郑玄、马日磾、蔡邕、卢植、荀爽,不比今文学的名士硕儒差多少,研习古文经者也是比比皆是,为什么太学就不能授教古文经?为什么太学就不能立古文经博士?”

司马防微微一笑,拱手问道:“大人一定知道南阳张衡,但大人可知道张衡大人所上的那道名震天下的奏疏?”

董卓疑惑地摇摇头,非常谦恭地说道:“请建公赐教。”

司马防和许靖相视一笑,脸上露出一丝嘲讽之色。董卓毫不在意,凝神细听。

“张大人这道奏疏叫《请禁绝图谶书》,是恳请天子禁绝谶(chen)纬诸书的。”司马防缓缓说道。董卓脸色霎时一变。

司马防继续说道,张大人说“宜收藏图谶,一禁绝之,则朱紫无所眩,典籍无瑕玷矣。”他认为这八十一篇谶纬之学根本就是祸国之源。

(《七经纬》、《论语谶》、《河图》、《洛书》等合称为“谶纬”,共有八十一篇。谶是神的预言,谶书是一种占验吉凶的书,河洛书也。纬是经之支流,衍及旁义,纬书就是依傍经义,是神学迷信、阴阳五行说与经义的结合。谶纬之学最早是由今文经学大家董仲舒和刘向引入经义。)

“为什么张大人不惜冒着杀头的危险,说出这番惊人之语?”司马防略加思索,接着说道,“这牵扯到了官学,牵扯到了今文经学。”

===

谶纬被尊为秘经,孔丘秘经,为汉赤制,号为内学,是孔子的心传,微言大义所在,是儒学的精髓,具有正宗的权威性。到了光武皇帝,更是以图谶宣布于天下,在他的极力倡导下,众多儒生争相趋从,侈谈纬候,妄言图谶,所谓“学孔子《七经》、《河图》、《洛书》,内外艺术,靡不贯综”,这成了本朝儒士、尤其是今文经学家的共同风尚和特色,其中尤以《公羊》学为代表的今文经学家在这方面表现最为显著。

孝章皇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天子诏令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于白虎观,讲义五经同异,引谶纬以释经。后令史臣班固撰集其事,写成了《白虎通义》。《白虎通义》以今文经学为主,但亦兼采古文经说,其中大量征引谶纬。《白虎通义》是皇帝钦定的经学书,本朝儒生必学之经,所以本朝自白虎观之议后,谶纬与今、古文经学迅速结合,而且在引征经典时,凡是有经有纬的,通常是先引谶纬,后再引经书。谶纬成为决定国事的本源。凡经说上的分歧,甚至国家的礼乐制度、征伐战争,都要以谶纬决断,谶纬决定一切纷争和犹豫不决的事情。

谶纬之学如日中天,盛极一时,至今不衰。

本朝儒士们对谶纬的态度和掌握谶纬之学的水平高下,早已成了儒士们是否忠诚于天子和朝廷、拥护大汉国策的准则,成了儒士们的才智和学术水平高下的判断标准,成了儒士们在仕途上是加官进爵还是遭贬废置的决定因素。过去,桓谭、尹敏两位重臣就曾因为反对谶纬而遭到光武皇帝的贬黜。谶纬之学对大汉影响巨大,它拥有无与伦比的力量。

今文经学和谶纬几乎已经合而为一,凡今文经学硕儒无一不是谶纬大家,而古文经学因为着重于章句训诂,以经史释义,从本质上排斥谶纬,所以一直受到今文学家的极力抨击和贬斥。虽然马融、蔡邕、许劭、荀爽、卢植等古经文学巨擘也研习今文经学,精通今古两经,但他们依旧遭到了今文经学家的一致排挤和打击。

===

张衡大人是古文经学家,他认为,谶纬之学对大汉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戕害,长此以往,必将动摇国家社稷。他说王莽、公孙述就是以谶纬祸国,造成国家飘零生灵涂炭。他还说国家每逢灾患战乱,天子和大臣们不是先考虑如何解决危机保护社稷和百姓,而是以谶纬之言欺骗百姓,自欺欺人,最后导致祸乱愈演愈烈国势日衰。他对大汉军队每逢战事不是整训军备积极应战,而是先用谶纬蓍筮预测胜负结果一事尤为深恶痛绝。所以他要求禁绝图谶,结果他的下场和过去的桓谭、尹敏两位大人一样,获罪贬黜。

在今文经学为官学、为大汉学术主体的情况下,张衡大人形单影只,受到打击自然是理所当然。

“真实的情况是不是和张衡大人说的一样?他是不是因为自己是古文经学家,因为古今文之间的争斗而上书恳求天子禁绝谶纬?”司马防摇摇头,长叹道,“事实上张衡大人说的是对的,但为什么我大汉律法、我朝历代皇帝都坚决主张以今文经学为官学?”

春不渡  末世之丛林时代  疯狂的青春  倾城悍妃王爷轻点宠  照见星星的她  [综漫]礼装GO!  超级赘婿:第一武帝  陆爷心尖上的人儿  生人禁地  都市逆袭成王  半扇孤阙歌  这个妖孽有点坑  药膳空间[种田养子]  不需要爱的情歌  重生之花哥逆袭  快穿之逆转剧情  王者唐飞  [西方名著]和阿波罗放牛的那些日子  重生之吃货人生  我的未婚夫是修真大佬  

热门小说推荐
暧昧无罪

暧昧无罪

有一笔不菲的存款,有一份轻松而悠闲的工作。没事勾搭勾搭漂亮的女同事,偶尔和美丽却严肃的女上司发生点暧昧事件。闲得无聊了,就欺负一下前女友,顺便再哄骗一下前女友那单纯可爱的妹妹。不愁吃不愁穿,没有...

阿弥陀佛,小僧怕怕

阿弥陀佛,小僧怕怕

关于阿弥陀佛,小僧怕怕为寻找多年失散的妹妹,姜城还俗下山,姜城表示我只想找妹妹!...

一品带刀太监

一品带刀太监

七年前,北蒙王庭一位名为凡聆月的女子横空出世,短短七年,统合朝政,千年无敌的大夏皇朝面临着千年来最大的威胁,这个时候,一个读过两天书的少年被抓进了大夏宫中,净身当了太监。情节很曲折,故事很精彩,请自带节操和纸巾,日更一万,敬请收藏!书友群102176072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一品带刀太监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如果您喜欢一品带刀太监,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无形刺杀

无形刺杀

已知受害人身处密室之中,所有的嫌疑人都有无可争议的不在场证明。也没有任何人有能力进入密室,同样的也没有任何机关能接触到受害人,但是受害人却被人一刀正中心口。求证凶手是怎么做到的?如果您喜欢无形刺杀,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权爷的正牌小娇妻

权爷的正牌小娇妻

关于权爷的正牌小娇妻璃洛怎么也没想到父亲为了利益,竟然将她卖给恶心老男人,更没想到被首富龙少救下,一夜温存!后妈继妹害她身败名裂,找工作处处碰壁,她为了凑齐母亲的医药费答应和龙少签订契约成了龙太太!听闻龙少权势滔天,却独宠她入骨,他性子薄情冷冽,却为她精心准备生日惊喜漫天烟花,他不近女色她以为甜甜的爱情终于来了!直到一个女人出现,他果断绝情的离开了她,璃洛才知道他从未爱过自己!可悲的替...

前妻,再爱我一次

前妻,再爱我一次

滚开,我们只是协议夫妻。她羞红了脸颊推着把她压在床上的男人。好,我们现在就滚。他说完就抱着她在床上滚起来。协议只是你和我父母的协议,我只知道你占了我户口本上妻子的空白...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