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唐志道:“除了东部的吐谷浑,把西部吐谷浑也全部纳入建设兵团的管辖,你们把那个伏顺郡王也收了,我们在那里搞土改,两块地方一起养活5万大军就差不多了。”
唐志说完把后世新疆的地盘几乎都划过来了。西部吐谷浑的地盘主要在新疆,以新疆都善为都城,就是后来的吐鲁番市。大非川战役失败之后,吐蕃把这些地方都占了,安史之乱后,吐蕃把安西四镇也吞并了。
李积看唐志的胃口这么大,皱着眉头道,“这样安西都护府的地盘不就少了一半了?”
唐志笑道“无所谓,他们也可以扩张啊。比如天山北坡土地湿润,可以种青稞,那里还可以放牧,比南坡强多了。往西还有不少的绿洲,还可以让他们往吐火罗今阿富汗发展,把吐火罗纳入大唐的直接管辖。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把西突厥打趴下。”
长孙无忌不高兴了,“你拉倒吧,没有朝廷派出的大军,能灭掉西突厥?现在阿史那贺鲁反叛,朝廷派左武卫大将军梁建方、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弓月道行军总管,率3万大军进击,情况怎么样还不知道呢。”
李积给薛仁贵和唐志简单介绍了情况。阿史那贺鲁是西突厥的大将,646年,西突厥发生叛乱,贺鲁率部众几千帐归附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抚慰厚待。当时唐朝正发兵讨伐龟兹,就让他们先行作为向导,任命贺鲁为昆丘道行军总管,宴饮于嘉寿殿,赏赐优厚,还脱下自己的袍子披在他身上。后来提拔他为左骁卫将军、瑶池都督,将他的部众安顿在庭州莫贺城。贺鲁秘密招引散众,庐帐也越来越多。高宗继位,贺鲁叛唐自立。
唐志看看众位将领,又看看李治,“看见没有!我早就说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要想边关安定,那些贵族大臣都不能留,全部实行土地改革,把部众都纳入大唐管辖,要不然边境永无宁日。现在西吐谷浑刚好被大唐打断了脊梁骨,吞并正是时候。”
褚遂良道:“这怎么行?羁縻州那些部落也是看到我大唐对他们优抚,所以才愿意归顺,现在政策改动,他们都会反叛了。”
唐志道,“一步一步来嘛,没让全部土改,先把那些我们境内的部落搞定,边疆的等到下一步,西吐谷浑正是成熟了的。”
这个倒是没问题,大家都同意,李治警告道:“这些地盘都归御林军,将来可不要吃败仗,要不然军法从事。”
唐志也知道厉害:“给我三年时间,三年内吐蕃进攻,我们需要朝廷出兵,三年后就没问题了。薛将军怎么说?”
薛仁贵道:“如果给我5万大军,我一定把吐蕃消灭。”
既然御林军要驻扎到鄯州,那御林军今后的工作就要重新安排,御林军准备扩建一个师,一万人左右。张浩教导队继续主持第二年御林军校的招生培训工作,张漩这次到泉州去其实是组建海军陆战队,先期准备编练1000人,山东世家的子弟很多要转到陆战队去,这些都要先分配好。
初唐闲公子
战争会把健康的财政彻底拖垮,帝国不得不依靠临时性的举措过日子。在这种情况下,屯田就成为唯一的选项。把青海地区交给御林军防备吐蕃,也成为了朝廷的绝妙选项你御林军在哪里练兵不都是练兵?不如给我把青海看住了,朝廷也能减轻负担。既然把青海交给御林军,还要自负盈亏,那就要好好想想该怎么运作,薛仁贵只管带兵,后勤的问题他一直不管,都是唐志去解决。
唐志的目光盯住青海湖东边的日月山,这里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叠合区,日月山东侧是青海的农业区,阡陌良田,一派塞上江南风光西侧是一望无际的牧场草原,草原辽阔,牛羊成群,是一幅塞外景色。山体两侧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实属罕见。日月山体呈现红色,故称“赤岭”。
日月山附近就是湟源镇,这里自古就是历史上“羌中道”、“丝绸南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丝绸南路经日月山、青海湖,过柴达木盆地通往西域。唐代开辟的“唐蕃古道”也是从这里前往河源去拉萨。这里是会盟、和亲、战争以及后世“茶盐”、“茶马”互市等等重要场所。
湟源顾名思义就是湟水之源,唐蕃古道有两条,东路从湟源、玉树、那曲到拉萨,西路从湟源、格尔木、那曲到拉萨。吐蕃要进攻大唐,肯定从东路而来,这里的战略位置特别重要。后来薛仁贵的大非川之战就是发生在这条线上。
公元671年4月,薛仁贵帅5万兵马进攻吐蕃,经鄯州至青海湖南之大非川。薛仁贵深知吐蕃军兵多将广,且以逸待劳,唐军须速战速决,方能取胜。而乌海今豆错湖险远,辎重车马不便往行,又易丧失战机,故留郭待封率2万人守护辎重、粮草,令其于大非岭上凭险置栅,构筑工事,使之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前沿阵地。
随后,薛仁贵即率主力,轻装奔袭。两军于河口今青海玛多遭遇。吐蕃军猝不及防,大败,伤亡甚众,损失牛羊万余头。薛仁贵乘胜进占乌海城,以待后援。但郭待封自恃名将郭孝恪之后,不服薛仁贵管制,擅自率后队继进,又未能及时与主帅会合。吐蕃军抓住战机,以20余万之众邀击其部,郭待封不能抵敌,辎重、粮草尽失。薛仁贵被迫退保大非川,最后大败而还。
这次事件的影响非常大,吐蕃凭此战一跃成为与大唐分庭抗礼的西部豪强,吐谷浑亦成为吐蕃别部。自此,唐蕃间冲突频仍,连年用兵,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最后两方面都筋疲力尽,都也走上衰弱。
这次战役有一个关键点就是河口玛多县,史书上没有说清楚。青海的玛多县大家没有印象,但是三江源可是大名鼎鼎,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玛多,藏语意为“黄河源头”,地处三江源,海拔4200米,而湟源只有2500米。
薛仁贵从大非川进兵乌海,在积石河口与吐蕃相遇,“击破之,斩获略尽,收其牛羊万余头。”这里史书也没有说清楚,很有可能这里的吐蕃军只是辎重兵。吐蕃军神论钦陵,先20万人围歼唐军辎重部队,后又在大非川顿兵40万围攻薛仁贵率领的唐军主力。在一次战役中,集结如此巨量的军队,对国家的军事动员能力、后勤供应能力都是严峻的考验,吐蕃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吐蕃军队早期,并没有专门的后勤建制,而是在出动军队时由士卒自行解决。这一制度造成的影响是,部落士卒不得不拖家带口一起奔赴前线。部落中的老幼跟在军队之后放牧牛羊,随时供给大军粮草食品上的消耗。
但这种方式除造成军队行动迟缓之外,还有一个严重缺陷,前线打赢了还好,如果一旦战场失利,老幼妇孺很难逃走,大量被唐军俘获。唐朝对此时吐蕃军队的评价是“辎重疲弱”。
很显然,负责放牧牛马的不会是吐蕃军队中的战兵,而以老幼妇孺为主的协从人员,在在战斗中往往会与主力部队脱节,被袭击的唐军大批俘虏,这便是唐史所记“吐蕃辎重疲弱”的原因。
这种全民皆兵、自带后勤的方式,持续了很长时间。除了打仗,饮食等依旧操持游牧习俗,只是将打仗融入部落生活的一部分而已。这就是吐蕃人在部落军事制度下,军事生活的主要特点。所以,唐史中吐蕃军队动辄数十万人,其实指的是整个部落军队的总人口,而不是战斗人员的数量。
大非川之战后,受迫于后勤供应的压力,吐蕃军队仍旧必须保持冬夏不同草场的轮牧特点,这也造成了唐蕃战争中非常明显的节奏性。
夏季,吐蕃军队向青海草场游牧,河陇军力相对空虚,而河湟军田中的农活较少唐朝边军也是边镇屯田的主要劳动力,唐军反击主要集中于此时。而到了秋季,河湟麦熟,寇边掠夺的收益明显提高,吐蕃要来自己认为的“吐蕃麦庄”里收获唐军帮忙种的麦子。
大唐后期兵疲将弱,财源枯竭,导致边关不靖,有点像北宋时期契丹的打草谷。原州今宁夏固原市周边是吐蕃主要的冬季牧场,岁岁秋防成了唐军的主要工作,为了缓急防守压力,唐军每每以焚烧草场的方式防御。“泾州今甘肃泾川县西门外皆为贼境,樵苏殆绝,收刈禾稼,蕃军必布阵于野而收获之。获既失时,所得多空穗,于是泾人有饥忧焉。”
一开始我真没想当明星 男神拯救计划 僵尸混迹高武世界 诡异猎人的日常 我不能白重生啊 重生我在爱你一次 修仙:从打造AK47开始 综武混乱江湖 大唐:开局成太子,签到霍去病 吾家医妃 青春何为 爱在随遇而安 穿越流放五千里:带着空间好致富 神君只想寿终正寝 教练的征途 开局加入木叶 超神从御兽开始 吓人,我们是认真的 大时代神豪 偷爱
有一笔不菲的存款,有一份轻松而悠闲的工作。没事勾搭勾搭漂亮的女同事,偶尔和美丽却严肃的女上司发生点暧昧事件。闲得无聊了,就欺负一下前女友,顺便再哄骗一下前女友那单纯可爱的妹妹。不愁吃不愁穿,没有...
关于阿弥陀佛,小僧怕怕为寻找多年失散的妹妹,姜城还俗下山,姜城表示我只想找妹妹!...
七年前,北蒙王庭一位名为凡聆月的女子横空出世,短短七年,统合朝政,千年无敌的大夏皇朝面临着千年来最大的威胁,这个时候,一个读过两天书的少年被抓进了大夏宫中,净身当了太监。情节很曲折,故事很精彩,请自带节操和纸巾,日更一万,敬请收藏!书友群102176072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一品带刀太监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如果您喜欢一品带刀太监,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已知受害人身处密室之中,所有的嫌疑人都有无可争议的不在场证明。也没有任何人有能力进入密室,同样的也没有任何机关能接触到受害人,但是受害人却被人一刀正中心口。求证凶手是怎么做到的?如果您喜欢无形刺杀,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关于权爷的正牌小娇妻璃洛怎么也没想到父亲为了利益,竟然将她卖给恶心老男人,更没想到被首富龙少救下,一夜温存!后妈继妹害她身败名裂,找工作处处碰壁,她为了凑齐母亲的医药费答应和龙少签订契约成了龙太太!听闻龙少权势滔天,却独宠她入骨,他性子薄情冷冽,却为她精心准备生日惊喜漫天烟花,他不近女色她以为甜甜的爱情终于来了!直到一个女人出现,他果断绝情的离开了她,璃洛才知道他从未爱过自己!可悲的替...
滚开,我们只是协议夫妻。她羞红了脸颊推着把她压在床上的男人。好,我们现在就滚。他说完就抱着她在床上滚起来。协议只是你和我父母的协议,我只知道你占了我户口本上妻子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