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来读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视角法则十 学习本质上是学习新的视角(第1页)

视角法则(十):学习,本质上是学习新的视角;创新,本质上是创造或发现新的视角

1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又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说的都是学习。从视角学的角度来看,所有的学习,本质上都是在学习新的视角。特别是孔子说的这三句话,分别表达了三种学习的境界。

先说老子。老子的这句话是学习的总纲:人生在世,有两大学习内容,一是学问(为学),一是学道(为道)。这两种学习的根本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学习和研究学问、知识、技术、技能等,皆属于为学。为学日益,就是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积累会越来越多,越多越好。追求和升华生命自身的品格、德行、修养、智慧、境界,这些方面皆属于为道。为道日损。要学会减少而不是增多。减少什么?减少欲望,减少愚痴,减少执着,减少分别心,减少贪嗔痴慢疑。当这些垢染全部消除了之后,生命就恢复了本有的清净、光明、自在、和谐。

以视角学的角度来看,为学的重点是“视角-视界-世界”,其目的在于更好地认知世界,更好地在世界上生活。而为道的重点是“心-视角-视界”,其目的在于修炼自心,获得心灵的自主与自由。但不管是为学,还是为道,“视角”都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先说为学。这时就可以谈谈孔子说的三段话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学习的基础阶段。对于这句话有两种解读:其一,学习了之后,经常温习巩固,不是很快乐吗?其二,学到了知识,并在适当的时候用得到,能够学以致用,这不是很快乐吗?对于这两种解读,笔者更喜欢后一种解读,毕竟学以致用的快乐,比只是温习巩固的快乐更真实、更入心、更持久。

但笔者也有自己的解读。学,相当于听闻。习,相当于实践。在孔子的时代,学习是非常生活化的,学了就要实践,就要应用,学了不用等于没学。所以这句话可以解读为:听闻了一种新的知识和道理后,时时在生活中进行实践,体味这种新的知识和道理在生活中应用的妙处,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那为什么说,这样的学习本质上是学习新的视角呢?因为,知识是一种视角,道理也是一种视角,实践和应用同样是一种视角,体味其妙处更是一种视角。新的视角会打开新的视界,在新的视界里,世界于是变得不同。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学习的提升阶段。如果说,基础阶段学习的“视角性”尚不够明显的话,在提升阶段则已显露无疑。先翻译一下这句话。孔子对弟子们说,我教了你们一个方面,你们要能灵活地推想到另外几个方面,如果不能的话,我就不再教你们了。这说明什么?学习一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视角才是学习真正的重点。为什么呢?因为视角是一种智慧,它可以灵活地应用于很多方面。世界是变化的,事情也是变化的,但很多基本的规律却是相近的,因此仅仅学习一种具体的方法远远不如学习这种方法对应的视角更为有效。

从孔子的话也可以看出,孔子的教学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知识、道理和方法的学习仅仅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掌握一种新的视角——“视角”是随着现代摄影技术的出现才新产生的一个词,在孔子的时代上没有合适的词去表示,于是用“举一反三”的比喻来进行说明。如果你掌握不了孔子所教的新视角怎么办?“孺子不可教也”,以后就不再教你了——以笔者的理解,慈悲为怀的孔子说的不是以后不再教导你了,而是在你没有真正领会和掌握之前,就不再教你新东西,直到你领会和掌握之后,再继续教你新的内容。为什么有些弟子不会“举一反三”呢?这固然与这些弟子的智力水平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本身。

对视角的领悟,需要一种“视角思维”,就是说,看问题的时候,不要只盯着问题本身,还要看这个问题所对应的视角。视角,并不是直接可见的,需要反向去思考、领会、体悟,然后才能渐渐地看清视角。以“视角-视界-世界”的视角学结构而言,大部分人的目光,完全被世界所吸引,看不到视界,更看不到视角。要看到视界和视角,必须把注意力从世界中抽离出来,反向溯源。这不符合大部分人的认知习惯。有智慧的人,能够自发或是自觉地反向溯源——即古人说的反思、反省、自省。但对于如何反思,如何反省,在古代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但老师会在做人、做事中向弟子们做出示范,弟子以老师为榜样,先是“学而时习之”,继而学会“举一反三”。如果能做到这样,就是一个合格的学生和弟子了。

但这样还不够。弟子还需要进一步成长,成长为老师,才能去启发更多的人。学会举一反三就可以做老师了吗?以孔子的标准是不够的,至少还要再加上一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如果你能通过温习、反思、反省过去的视角,而发现新的视角,产生了新的领悟,那么你就可以做老师了。为什么?因为你已经超越了老师教你的东西,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反省、自我创新了。所以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孔子对弟子成长为“师”的标准。只有这样,弟子才真正地成熟了起来,才能担当起“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这即是视角法则之十的后半部分所说:创新,本质上是创造或发现新的视角。当弟子能够在过往所学的基础上进行思想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应用创新的时候,就可以出师而为师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有的创新,本质上皆是视角的创新。这种创新总体上涵括两大方面:对世界的认识和对自己的认识。

人类所有的新技术、新发明、新产品,本质上皆是创造或发现了某一新的视角。

所有创新的具体内容都是一个新世界,而对应这个新世界的,必定会有相应的新视界和新视角。没有新视角,就没有新世界。人类每一次技术与文化的进步和革命,本质上都是发现或创造出了新的视角,从而打开了新的世界。比如对火的认识,对磁的认识,对电的认识,对光的认识,对量子的认识等等。比如对礼的认识,对法的认识,对道的认识,对政治的认识,对经济的认识,对文化的认识等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认识,而所有的认识,都离不开视角。正是认识的视角决定了认识的内容。

人对自身的认识也是如此。生理、心理、身体、心灵、思想、情绪、感受、语言、行为、意识、潜意识……

不同的认识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甚至不同的文明。人类的认识没有止境,人类的学习没有止境,人类的发现没有止境,人类的创造没有止境。

所有的认知,本质上是认知新的视角。所有的学习,本质上是学习新的视角。所有的发现,本质上是发现新的视角。所有的创造,本质上是创造新的视角。

一切皆是视角,一切皆离不开视角。你的视角决定了你的世界,你的世界由你的视角所创造。如果你想要改变你的生活,改变你的命运,改变你的世界,那么就去改变你的视角,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2

下面说说“为道”。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之前我们说“为学”有三个阶段,在这里,“为道”也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道日损。这是基础阶段。

纵横无限:从巨人城开始  度韶华  明末:逆袭磨盘,如履薄冰!  格斗传奇,从每月结算开始  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  发癫后全娱乐圈对我避如蛇蝎  穿越后,我成了灰熊总经理  从阴癸门徒开始  大明江湖我可死亡回档  我从顶流塌房了,系统才来?  大国航天:从民营火箭开始  全职召唤师  神职奶爸  我在诡异世界继承神位后  半岛之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开局一支股,赚个万亿资产  彩礼十万,你给二十万什么意思?  重生之侯门弃妇黑化了  什么叫暴力型上单啊  龙藏  

热门小说推荐
宠爱一生:顾总的小娇妻

宠爱一生:顾总的小娇妻

关于宠爱一生顾总的小娇妻有一只不会说甜言蜜语还性取向不明确的总裁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大家都说你是GAY安小念一身男装大大咧咧坐在顾霆腿上。你是男人那我就是GAY,你是女人那我便不是。顾霆目光灼灼的看着怀里的女人。网友好一招虐狗不见血...

活死人

活死人

半夜,加油站发生了一件诡异的事情,一辆纸车来加油。看过这段监控视频的人,接二连三离奇死亡。而我,正是最后一个死亡目标。为了活命,我找了懂行的瞎子婆婆给我驱邪,却不料她因此而死。我身中邪术,成了一名特殊的活死人。然而,这一切并未结束,只是一场诡谲阴谋的开始。—雁...

田园神医:山里汉子强悍妻

田园神医:山里汉子强悍妻

媳妇,这根行不行?长度够,但太粗了。谁家针灸这么粗,这是你缝被子的针吧?妙手神医成了农家傻姑,一家子吸血鬼,二两银子就把她卖了。买主家徒四壁,三兄弟一个哑,一个瞎,还有一个是断袖,如今再摊上个傻子,这家人算是完了。贼都绕着走,简直岂有此理!哥哥们的病得治,发家致富迫在眉急,她撸起袖子就开干。开药铺,当神医,拉起了场口做生意,皇帝老儿要打仗,也要问她借口粮。眼看日子越过越红火,打秋风的来了。不好意思,想占我的便宜,没门也没窗。大哥二哥三哥,关门,放大黄!如果您喜欢田园神医山里汉子强悍妻,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甜宠专属:小太太,心尖尖儿!

甜宠专属:小太太,心尖尖儿!

被离婚后的苏若浅,一提到前夫叶暮深,就恨得牙根直痒痒儿!结婚两年,自己不仅仅未损分毫,一直到离婚,那一层保鲜膜还在!可是,前夫也是夫,知道当年被离婚的真相后,苏若浅被感动到发狂,疯狂决定要为叶暮深生个娃于是特意制定生娃三步走献身,偷精,下药全失败!怎么办?那个,前夫哥,你好可怜,果然人是没有完美的,我终于知道了你的缺陷在哪里苏若浅眉眼儿惨淡,望着某个人可怜兮兮。苏若浅!叶暮深顿时黑脸,眸光深邃的黑不见底,咬牙切齿外加气急败坏的身体力行!天知道为了诱捕这只可爱前妻回来,他忍得有多辛苦!天啊,原来叶暮深你的小丁丁是会变大的如果您喜欢甜宠专属小太太,心尖尖儿!,别忘记分享给朋友...

将军药别停

将军药别停

关于将军药别停世人皆知,墨府嫡女墨染染嚣张跋扈,蛮横无理。本着我心为善的美德,救了一个重伤男人,却不料被他缠上。赶又赶不走,打又不过,还要时时刻刻防止被人发现。离京五年,再度回京的墨绯夜发现,...

大唐虎贲

大唐虎贲

关于大唐虎贲在隋末动乱之际,一位少年虎贲横空出世。他就是罗士信,演义小说中罗成的历史原型。十四岁从军,单骑于敌阵前挑战,无人敢应。隋炀帝闻其名,令画师画下他战场上的相貌来观看。他重情重义,骁勇...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